「這裡是孫中山史蹟徑的一部分。」我指著路邊的解說招牌,以及地上的腳印鋼板說。
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與香港的淵源非常深。1883年,孫先生從檀香山返國時首次途經香港,香港的市容、城市建設及衛生管理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於同年秋天再訪香港,先就讀於拔萃書室,後轉赴中央書院 (即今皇仁書院) 肄業。1883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孫先生正在香港就學,香港華人為抗議法國侵略而拒絕給法國貨船卸貨,以至各行各業的罷工、罷市等舉動,對照於滿清政府的屈辱求和,進一步萌發了他的革命思想。1886年夏,孫先生入讀廣州博濟醫院附設的醫科學校。次年,他得悉香港西醫書院的開辦,認為該校的課程較完備,而且香港的言論較自由,方便鼓吹革命,於是他再次回到香港讀書。1892年,孫先生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孫中山先生自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曾在澳門及廣州行醫,直至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由於檀香山遠離中國,未能發揮革命基地的作用,於是孫中山先生等人先後回港,並於1895年2月12日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乾亨行」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
似曾相識,好久以前在歷史課時讀到的文字,早已埋藏在記憶的深處,而國父與香港的關係,一直到我住到香港中環,這個與國父革命有深切淵源的地方,才慢慢浮現 (外加網路搜尋,複習過的結果)。
「附近有很多跟國父有關的建築或地點喔。我住的這棟樓叫做中山樓,可能也跟國父有些關係吧。」我跟友人說。
「所以,這個區域可以說是國父Hang Out的地方。」我繼續用正經的語氣說。這個說法引起眾人的笑聲。不過說真的啦,大家現在正走在存在許多歷史故事的區域,比如我們今天要逛的百子里公園,就是其中一個。
百子里公園是個夾在荷里活道、結志街、鴨巴甸街的臨街住宅之間的小小鄰里公園,從馬路上看不到,得注意找入口才行。離我最近的入口是鴨巴甸街的Mushroom (請按此) 旁的小巷子,就從這裡進去吧。
百子里公園是孫中山史蹟徑的一部分,其位置獨特,既隱蔽又多出入口,因此成為策劃革命行動的地方之一,可以說是辛亥革命的搖籃。革命烈士楊衢雲在百子里創立「輔仁文社」,後來加入興中會,最後亦在百子里被清廷派人刺殺。
走進百子里公園,我看到牆上的有趣人物塗鴉,開始想像這些人物的背景故事,欣賞漂亮的顏色及畫風,都忘了要緬懷革命先烈了。
往前走幾步,正式進入百子里公園。百子里公園佔地17,000平方呎,由市區重建局負責興建項目,為耗資約4,000萬港元的活化工程,於2010年動工,於2011年10月中竣工,於同年年底開幕,慶祝辛亥革命滿百年。
百子里是個階梯式平台的布局。素淨的白色牆面加上黑色的框架、欄杆,實牆或是透空,讓背景一層一層顯現,而牆與階梯之間圍塑出不同的空間,是個有趣又簡潔的空間設計。
<圖片截自網頁>
<圖片截自網頁>
既然是個帶有歷史意義的公園,百子里公園中當然有不少解說設施,比如直接了當的孫中山史蹟徑解說牌,上頭寫了百子里公園的位置,放了歷史照片。也有以景觀方式加入細節的牆面,以此解說歷史。
公園中有個4米寬、5米高的亭架。刻有反清《輔仁文社序》的仿古特色亭架,上面刻有創會會員所寫的「人欲明道達理,必先內修心性,外盡倫常」等的字句,地上亦刻有以英文所寫成的社綱原文。亭架內還有古人銅像,顯示當年剪辮的情景。
百子里公園身兼鄰里公園的功能,所以公園裡也有不少休憩座椅,或是健身運動區,供附近的老人家到此活動筋骨。
百子里公園雖然很隱密,夾在建築之間,但是圍繞著公園邊有幾間酒吧、餐廳,因此人潮不少,大家利用公園的空間喝酒聊天,跟在此納涼打麻將的阿公阿媽們混在一起,非常有活力。
帶有歷史意義的百子里公園,經過景觀處理手法而重生,挺值得一逛的呢。
全站熱搜
離婚見證人 、板橋離婚證人 、三重離婚證人 、蘆洲離婚證人 、中和離婚證人 、新莊離婚證人
、新店離婚證人 、三重離婚證人 、中和離婚證人 、蘆洲離婚證人
遺囑見證人 、結婚證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