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51-[荷蘭-桑斯安斯]-風車村+乳酪工廠.中
置頂照片:
旅遊時間:10天7夜-- 第八天上午.
時間:民國105年 4月2日-星期六.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
天氣:情天
溫度: 12-16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6(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去過的國家:7(日本+9.中國大陸+4.柬埔寨+1.
加拿大+1.法國+1.荷蘭+1.比利時+1...等)
對於荷蘭這個國家的印象,大家記得哪些呢?
對於荷蘭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如果要去荷蘭旅遊,
光知道鬱金香、風車、木鞋、乳酪是不夠的。
來來來,讓我們為大家整理一下,荷蘭這個國家的基本資料!
這份資料,不管是自由行或是團體旅遊的們民眾都很受用喔!
基本資料
◎國名:
荷蘭的正式國名是 -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翻成英文 - Kingdom of Netherlands,
其中Netherlands在荷蘭語是「低地」的意思,
所以荷蘭也是「與海爭地」最有名的國家喔!
◎元首:
碧雅翠絲女王(Queen Beatrix van Oranje Nassau )
◎語言:
荷蘭語為官方語言,但英文通行率極高,
有些甚至精通德、法或西班牙語。
旅遊準備
◎官方組織:
荷蘭觀光局網站 http://www.holland.idv.tw。
◎簽證:
入境荷蘭需要護照及申根簽證,無須接種任何疫苗。
辦理簽證
◎台灣:
辦理簽證請洽「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
電話: 02-27198139分機8,網站http://www.ntio.org.tw。
大陸、香港地區辦理,可以參閱網站http://www.nlembassypek.org。
旅遊須知
◎貨幣:
從2002年起,12個歐盟國家開始使用「歐元(Euro)」。
歐元的紙鈔分為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與500元7種面額;
硬幣則有1分、5分、10 分、20分與50分和1元、2元的歐元。
紙鈔在歐盟國家都是一樣的設計,而硬幣則是其中一面由各國自行設計,
荷蘭的版本則是現在女王的肖像。目前台幣對歐元的匯率約為1:37左右。
◎錢幣兌換:
GWK是全國性的組織,也可以兌換或購買旅行支票。
此外,銀行或郵局也可以換錢。
◎信用卡:
一般飯店、餐廳或觀光景點都收信用卡,但是30歐元以下的小額交易,則不接受信用卡。
此外,小販或市集攤販也不收信用卡。
◎時差:
台灣時間減7個小時為荷蘭時間,至於4至10月的夏季時差則為6小時。
◎住宿:
可參考遊金界旅行社代理的國際訂房系統BestwWestern,網址為:http://www.gobwi.com.tw/
◎氣候與穿著:
秋冬須準備保暖的後外套,春夏早晚溫差大,長袖罩杉可備不時之需,雨具則四季皆須準備。
不過,雖然荷蘭常下雨,但通常部會下太大、太久,不致掃了旅遊的興致。
此外,荷蘭氣候較乾,建議也攜帶保濕的乳液。
◎電壓:
正式是230伏特,但220伏特也可以適用。插頭式2支圓形的B.C.SE類型。
◎機場與航班資訊: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Asterdam Airport Schiphol)是荷蘭最大的國際機場,
航班資訊請洽各航空公司與旅行社,或參閱史基浦機場網站http://www.schiphol.nl
◎火車:
從歐洲任何地方都可以搭火車到荷蘭,相關交通資訊請參閱本局網站,
火車時刻表請參閱網站http://www.ns.nl/reisplan2.asp
◎國際電話:
大部分的公共電話亭只接受電話卡,可以在火車站、郵局地方旅遊局(VVV)與書店等買到電話卡。
自荷蘭撥回台灣:00-886-區域號碼-電話號碼;撥回大陸:00-86-(區域號碼)-(電話號碼);
撥回香港:00-852-(電話號碼)。
◎地方旅遊局:
荷蘭境內約有315個地方旅遊局,提供觀光客完善的旅遊服務。
您只要在荷蘭看到掛有VVV(個V字)旗幟的建築物,就是地方旅遊局的服務中心。
在史基浦國際機場內的出境大廳就有一個地方旅遊局。
VVV提供的旅遊服務,包括定旅館、嚮導解說以及販賣在國內不亦取得的當地城鎮的詳細地圖等等。
◎緊急求助電話:
在荷蘭當地,救護車、警察局、消防隊的緊急求助電話皆為112。
◎小費:
荷蘭對小費沒有硬性規定,按照一般的習慣約為消費額度的10%-15%。
進入這座橋之後...
迎接我們的是一座乳酪工廠...
讓我們好好地介紹一下荷蘭乳酪唄....
你知道一個荷蘭人一年要吃掉多少的起司嗎?答案是8公斤。
不知道是不是飲食加上騎腳踏車習慣的關係?
荷蘭人的平均身高為歐洲之冠,男生平均身高約184公分,女生平均身高則約174公分。
不過,事實上乳酪的營養是相當高的,蛋白質的含量比同等重量的肉類來得高,
並且富含鈣、磷、鈉、維他命A、B等營養元素不過,膽固醇含量也相當高。
相傳乳酪的製作原理是阿拉伯遊牧民族最早發現的。
遠古時代,有一遊牧民族因為要橫越沙漠,就以小牛的胃作成的皮囊裝牛奶。
騎馬走了幾個小時之後,因為口渴要停下來喝水解渴,
結果發現皮囊內的牛奶分成了兩層,透明液體狀的乳漿與白色塊狀的凝乳。
因為裝小牛胃富含酵素,牛奶因馬匹的奔馳而充分地與酵素攪拌,
加上高溫,而發酵成透明的乳漿和固體狀的凝乳。
這就是今日乳酪製作的主要過程。
荷蘭起司的種類有很多,
其中以高達(Gouda)起司與與艾登(Edam)起司最為著名。
而高達起司就佔了百分之六十產量,
連最著名的阿克馬(Alkmaar)乳酪市場拍賣的乳酪也是以高達起司為主。
高達起司的形狀以扁圓車輪型聞名,口感較重,
外皮包覆有一層指明不同口味的薄蠟,其中以棕褐色外皮的煙薰起司,
最受國人歡迎;而艾登生產的則是似圓球型的起司,外皮覆以紅色的蠟聞名口感較溫和。
乳酪外層的蠟是在保持乳酪的新鮮度,但是食用時都必須切除,
而未食用完的乳酪須以保鮮膜包緊切口,以免接觸空氣而硬化。
荷蘭這全球知名的乳酪生產國,每年出口乳酪40多萬噸的產量高居世界第一。
乳酪對荷蘭來說除了是每日必備食品外,也是一項觀光資源。
而荷蘭人替人拍照的時候也都是說︰「Say Cheese !!」。
觀光客可以在夏季時期到荷蘭參觀傳統的乳酪市場,
欣賞傳統的市場交易情況,並帶些新鮮乳酪的乳酪回家。
最著名的傳統乳酪交易市場在阿克馬(Alkmaar),
每年營業時間為4月中旬到9月中旬,每週五的早上。
10點一到,業者就開始驗乳酪的品質,
緊接著以搖手來競標定價,隨後乳酪塊便送到乳酪秤上秤重。
在當天可以欣賞阿克馬古老的乳酪交易方法,相當有趣,
只見每個隊伍戴著不同顏色的帽子,以代表自己的公司,
兩人一組熟練地搬運乳酪。此外,還有古老技藝的表演。
另外,您也可以參觀阿克馬乳酪博物館,
看看以前荷蘭的婦女如何製作美味的乳酪。
乳酪是西方的產物,西方人拿起乳酪直接就吃(搭配麵包或否),
或者佐酒、入菜,鮮少把乳酪塞入麵糰烘焙,也沒有加工乳酪這種東東;
東方人就不一樣囉,因為飲食習慣不同,東方人很少有人能夠直接享受乳酪的美好,
總是要搭配著什麼一起吃,才能接受它。
擁有豐美草場與優質牛乳的荷蘭,是生產和消費乳酪大國,
優質的半硬質乳酪,和五彩鬱金香、橘黃色木屐一般,
已經在全世界闖出名號,尤其是高達乳酪、艾登乳酪、煙燻乳酪,簡直是荷蘭乳酪的招牌。
荷蘭的乳酪在外觀上主要有兩個特徵:
大圓盤形(如高達、梵谷)或圓球形(如艾登、米摩勒特);
二是外表裹覆蠟皮,蠟皮的顏色各有區別,比如代表皇族的黃橘色普遍在國內使用,
這也是出口用高達乳酪的蠟皮顏色,用來出口的羊奶乳酪施以白色蠟皮、
陳年乳酪多為黑色臘皮、梵谷乳酪為淺咖啡色,煙燻為深咖啡色等。
就讓我們來認識大地使用的這五款荷蘭乳酪及應用麵包:
● 高達乳酪(Gouda)/是荷蘭最主要的乳酪,以此口味為基底,
可以製作出多樣的口味變化及熟成老高達。原味且年輕的高達乳酪是十二公斤重的圓盤形,
外覆黃色蠟皮,以全脂牛奶製成,風味濃郁溫和、口感紮實,有【萬能乳酪】之稱,
適合應用在任何三明治製作及熱食料理。品嚐麵包款→高達枕頭包。
● 艾登乳酪(Edam)/形狀為球型(暱稱「艾登球」),紅色蠟皮,以部分脫脂乳製成,
帶有堅果香氣與水果清甜,鹹味較高達略低,可以直接當點心品嚐,
也適合製作三明治或烘焙食品應用。品嚐麵包款→毛豆乳酪巧巴達。
● 梵谷乳酪 (Vincent cheese)/原名為伯尼西摩乳酪(Bonnissimo),
bonnissimo是義大利文buono(美味的)的最高級,
兩三年前廠商FRICO買下畫家梵谷的名字後,易名為梵谷乳酪。
使用的菌種比較特別,因此甜味表現比較特別,好像花香中帶有堅果甜,
濃郁度與高達乳酪不相上下。品嚐麵包款→梵谷聖倫麵包。
● 煙燻乳酪(Smoked cheese)/以高達乳酪為基底煙燻而成,
外形像吊掛的香腸,有小條與大條之分,深咖啡色蠟皮,帶有煙燻風味,
直接切片配啤酒吃很不錯,是男性朋友都無法抗拒的一品。
加上攜帶很方便,「我去爬山時,都將它整條丟進背包裡,要吃多少就切多少,
不像其他乳酪都要包保鮮膜處理。」店經理Kate說。品嚐麵包款→煙燻乳酪凱薩麵包。
● 麥斯頓乳酪(Maasdam cheese)/就是卡通裡老鼠最愛吃的那種有很多孔洞的乳酪,
因為添加有丙酸菌,產生的氣孔才會特別大,秀氣清甜的風味接近瑞士的愛摩塔乳酪(Emmental),
最適合熱三明治的製作。品嘗麵包款→乳酪德國結。
乳酪的風味,直接品嚐是一種美好,加熱品嚐是另一種昇華。
各式各樣的荷蘭乳酪
FRICO是荷蘭最大的乳酪製造商,生產各式各樣的半硬質及硬質乳酪,
堅持傳統不忘創新,品質與風味深受大眾喜愛。
這應該是火腿吧...^^"
這裡真的很好逛.很好買.更好拍....哈哈
可惜觀光客應該不會會買這些瓷器吧...怕摔壞.也怕超重...還是拍拍照就好..
在ˋ歐洲這些漂亮的房子隨處可見.
(這邊的風車比起小孩堤防得更巨大更完整..)
荷蘭(荷蘭語:Nederland,[ˈneːdərˌlɑnt] 聆聽),直譯尼德蘭,
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荷蘭語: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下的主要構成國,
與美洲加勒比地區的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蘭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Europees Nederland)與加勒比區(Caribisch Nederland)兩個部份。
歐洲區領土位於歐洲西北部,瀕臨北海,與德國、比利時接壤,並與英國為鄰。
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
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
阿姆斯特丹是憲法確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宮和大多數使館都位於海牙。
此外,國際法庭也設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
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
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
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
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
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
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
荷蘭是世界上最早擁有議會選舉的國家之一,
自1848年起,就確立了議會民主及立憲君主制。
荷蘭被認為是一個自由的國度,其社會長久以來就以寬容異己的風氣聞名,
其法律允許墮胎、性交易及安樂死等,有限度的放寬娛樂性藥物的合法使用,如大麻。
1579年開始,就允許國內居民有宗教自由,領先當時歐洲其他國家。
2001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立法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荷蘭是歐盟、G-10、NATO、OECD、WTO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也是比荷盧經濟聯盟的一部份。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總部位於海牙。在這個國家中,擁有五個國際性法庭,
包括常設仲裁法院、國際法院、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國際刑事法院、
黎巴嫩特別法庭(Special Tribunal for Lebanon)等。
前四個法庭都設在海牙,此外,歐洲刑警組織與歐洲檢察官組織的總部也位於此,
這使得海牙被稱為是國際司法之都。
荷蘭是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經濟體,在經濟自由度指數列出的全球177個國家中,排名第17。
在2011年,它是全世界人均收入第10高的國家。
在2013年,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
將尼德蘭列為全世界第四快樂的國度,顯示了這個國家人民的高品質生活。
名稱
尼德蘭(荷蘭語:Nederland)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即低地國家之意。
以普通名詞的單數形式出現時,即Nederland,通常指的只有這個構成國在歐洲區的領土部份;
使用普通名詞的複數形式,加上冠詞,就成為專屬名詞,用來作為整個主權國家的名稱:
日耳曼語族中,英文稱之為「the Netherlands」,德文拼為「die Niederlande」。
而在羅曼語族中,法文稱之:「les Pays-bas」,西班牙文拼為「los Países Bajos」。
但因為比利時與盧森堡在歷史上曾經屬於荷蘭的一部份,在法語及西班牙語中,
包括比利時與盧森堡,都可以稱為低地國,要視語句的情境來決定它所說的國家。
從15世紀開始,尼德蘭(Nederland)這個名字就開始被使用作為國名。
但是與英國或法國不同,這個名稱並不是起源於民族名稱,而是由地名轉化而來。
這個名稱最早並不是一個特殊的名稱,在德語地區,只要是低漥地區,
都常使用Nederr(低)這個名稱來命名,例如下萊茵河地區與下默茲河地區,
就曾被稱為是Nederlanden(低地);相對而言,地勢高的地區,就會被稱為Oberland(高地)。
在尼德蘭這個正式國名之外,因為歷史因素,這個國家還有一些俗稱。
例如,在16世紀時,這個國家常被稱為法蘭德斯(Vlaanderen)。
在中國,直到清帝國末年,都還曾經用法蘭德斯來作為這個國家的稱呼。
在許多其它語言中,包括在加勒比海地區,常把「荷蘭」(Holland)當成這個國家的國名。
這是一個常見的俗稱,但嚴格來說是錯誤的。
「荷蘭」(Holland)原是尼德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中一個地區的名稱,
也就是北荷蘭省與南荷蘭省兩地的合稱。在七省聯合共和國時代,
荷蘭是其國內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被用來轉喻代指尼德蘭(Nederland)整體。
稱呼此國家為「荷蘭」,在其國內並不被廣泛接受,特別是對來自其他省份的居民來說,
使用荷蘭來稱呼他們的國家並不禮貌。
在正式場合中,一般使用其正式國名,尼德蘭(Nederland)。
「荷蘭」這個名稱在某些情形時可在非正式場合中使用。
這須視情況而定,例如在指他們的國家足球隊時,稱呼為「荷蘭隊」時,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個常見的英語俗稱「Dutch」,用於稱呼荷蘭的主要族群,也就是荷蘭人(Nederlanders)。
這個單字由德意志(Deutsch)這個單字分化出來,最早來自拉丁語:Theodiscus,
本義為「部落的」或「人民的」。
在英語傳統中,稱呼荷蘭人為Dutch,德國人為German,他們同屬於日耳曼民族。
尼德蘭在明朝末年開始與中國交往,最早中國人稱之為紅毛鬼、米粟果、紅毛番、波斯胡、紅夷、紅彝,
《明史》中,稱為和蘭、阿南,《清史稿》同樣稱和蘭。
在《海錄》稱為荷囒,又有賀蘭、荷南等稱呼,在1794年,乾隆皇帝下旨改稱荷蘭,此後成為官方稱呼。
然據同治2年簽署之《中荷天津條約暨另款》與光緒27年《辛丑和約》,皆稱荷蘭為大和,
因此大和、和國可視為晚清官方對荷蘭之正式譯名。
《海國圖志》稱此地區為尼達蘭,此國為荷蘭。
漢語中,稱呼為荷蘭、和蘭、賀蘭、阿蘭陀、荷蘭陀等,
皆源自於荷蘭語:Holland、西班牙語:Holandés或葡萄牙語:Hollanda。日文漢字譯為「和蘭」。
因為歷史因素,漢語將荷蘭(Holland)這個非正式名稱承襲下來,
作為尼德蘭(Nederland)這個國家的正式稱呼。
在中文中,往往不區分Nederland,Holland及Dutch,籠統的譯為荷蘭。
這種譯法極為通行,但在某些時候,這種譯法可能會造成混淆:
例如荷蘭地區(Holland),與尼德蘭(Nederland)這個國家,在中文裏一律譯為荷蘭;
居住在荷蘭地區的荷蘭人(Hollanders),與這個國家的居民尼德蘭人(Nederlanders),
在中文裏同譯為荷蘭人;法國佔領時期的荷蘭王國(Kingdom of Holland),
與尼德蘭王國(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經常都統一譯為荷蘭王國。
在這種時候,需要回顧原文,以及經由上下文來分辨,才能確定它的內容是什麼。
政治
自1581年至1806年,荷蘭是共和體制,但並非議會民主制國家。
其後的1806年至1815年,荷蘭被法國短暫的統治。從1815年起,荷蘭一直是君主立憲制國家。
自2013年,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就任國家元首至今。理論上說,國王有權任命政府成員。
實際上通常會按照選舉結果建立聯合政府,再由國王宣布政府首腦的任命。
荷蘭議會由下議院和上議院構成。
150名議員組成的下議院一般每隔四年選舉一次,可以提前改選,而選舉制度為比例代表制。
由於下議院的政黨眾多,因此選舉後難以有單一政黨可以組建政府,
因此組建政府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不過聯合政府必須要在下議院獲得多數支持,但無須在上議院獲得多數。
上議院權力較小,上議員則是每隔四年由新當選的省議會議員,根據地方選舉結果挑選組成。
荷蘭憲法也規定,法院為主的司法機關不得宣布國會通過的法案違憲。
政治學家一般認為荷蘭是協商民主政體的典型樣本。
2010年荷蘭大選,荷蘭舉行議會第二院選舉。
選舉後,荷蘭基督教民主聯盟與自由民主人民黨組建中間偏右少數派聯合政府,獲自由黨支持信任動議。
2010年10月24日,馬克·呂特(Mark Rutte)接替揚·彼得·巴爾克嫩德出任首相,
成為荷蘭92年首個自由主義政黨的首相。
2012年聯合政府提前解散,大選提前舉行。在重新舉行的大選,
自由民主人民黨取得41席,工黨取得38席,選舉後自由民主人民黨與工黨組建大聯合政府。
外交
荷蘭外交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它過去的中立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許多國際組織都設立在荷蘭國內,最著名的是聯合國及國際法庭組織。
不過,荷蘭外交實際上放棄中立政策,先後加入北約與歐盟。
荷蘭的外交政策,基於四項基本立場:大西洋區域合作,歐洲整合(European integration),
國際發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以及國際法。
經濟
荷蘭的經濟非常開放,而且仰賴國際貿易。
在荷蘭黃金時代,荷蘭人建立了一個全球性的商業與殖民帝國,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已經解體。
荷蘭過去的殖民地,與尼德蘭之間的歷史關連,影響了荷蘭現代的政策。
在國際上,對荷蘭最大的爭議壓力,來自於它對於娛樂性藥物的寬容政策。
經濟
荷蘭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居世界前十位,
2011年人類發展指數高居世界第三位,為西方十大經濟強國之一。
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和世界主要造船國。
荷蘭自然資源相對貧乏,但天然氣儲量豐富,
2005年開採量達745億立方米,自給之餘還能出口。
荷蘭交通十分發達,運輸總量佔歐盟的30%。
工業
荷蘭工業非常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
、機械製造、電子、鋼鐵、造船、印刷、鑽石加工等。
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煉油中心。
荷蘭有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2011年共有12家荷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如: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由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英國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於1907年合併而成,
是世界最大工業公司之一,雄踞世界500強企業第二名,其成品石油和石化燃料的生產和銷售能力居世界第二位,
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飛利浦電子公司(成立於1891年,居世界500強企業第277位,在全球電子電器企業中排前十名。
其照明設備、彩色顯像管、電動剃鬚刀、X光分析儀及音響設備在同行業居領先地位);
聯合利華公司(成立於1930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第136名,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和食品生產企業之一,
分鹿特丹和倫敦兩個總部,荷蘭負責食品生產,英國負責日用化工品生產);阿克蘇·諾貝爾公司(世界著名化工和醫藥企業,
1994年由荷蘭阿克蘇公司和瑞典諾貝爾公司合併而成,列世界500強企業第479位)。
農業
荷蘭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
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
農業構成中,畜牧業佔50%,園藝業佔38%,種植業佔12%。
2005年荷蘭曾創造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額789.3億美元的記錄。
荷蘭人平均一人擁有十分之一頭牛、一頭豬,處於畜牧業最已開發國家行列。
荷蘭面積僅約41500平方公里,但全國卻有110平方公里用於種植鮮花和果蔬的溫室,
因而享有「歐洲花園」的美譽。
花卉是荷蘭的支柱性產業,年出口額達100億歐元,
出口量佔國際市場的60%。
荷蘭還是世界上奶酪產量最大的國家,
世界上成立最早的豪達奶酪交易中心久負盛名,
其運營時間已有300多年之久。
此外,荷蘭也是馬鈴薯種薯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
交通運輸
荷蘭的水陸空交通均十分便利。
境內河道縱橫,水路四通八達。
流經南部注入北海的萊茵河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其河口的鹿特丹是世界頂級大港,吞吐量曾連續42年居世界第一。
阿姆斯特丹機場為歐洲重要航空港,曾多次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
荷蘭人環保意識極強,人均擁有兩輛自行車,
自行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幹道建有自行車專用車道。
服務業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服務業迅速發展,成為荷蘭國民經濟的支柱。
主要產業為運輸、銀行、保險、股市、旅遊及餐飲等。
荷蘭擁有多家著名銀行和金融機構。
例如:荷蘭銀行(由荷蘭通用銀行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銀行於1991年合併而成,
在全球擁有3000多家分支機構,是世界上擁有銀行網絡最多的銀行之一。
銀行排名居歐洲前十、世界前20名);荷蘭國際集團(即ING,由荷蘭中產-郵政集團與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於1991年合併而成。
為荷蘭第一大金融機構,在2011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名列第17位);荷蘭農業合作銀行(由荷蘭數家農村信用社於1973年合併而成,
是荷蘭第二大銀行,居全球銀行50強)。
旅遊業
有「歐洲花園」和「風車之國」之稱的荷蘭旅遊業較為發達,
久負盛名的攔海造陸工程、美麗宜人的鬱金香種植區(荷蘭有「鬱金香王國」之稱,鬱金香是其國花)、
著名的奶酪小城豪達(擁有世界第一家奶酪交易中心)、充滿古老氣息的大型風車群
(荷蘭是風車最多的國家)都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對外貿易
荷蘭自古便是貿易強國,在17世紀上半葉有「海上馬車夫」之稱,
首都阿姆斯特丹在當時的地位可與當今的紐約相提並論。
時至今日,荷蘭在對外貿易方面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荷蘭是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
荷蘭主要進口工業原料、原油、半成品和機械等。
60%的產品供出口,主要為石油製品、電子產品、船舶和農產品等。
人口
荷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它的人口密度超過400人/平方公里。
在荷蘭居住著多個種族的人群。
儘管如此,純正荷蘭血統的居民仍占總人口的大多數。
荷蘭人口密度示意圖(2006)
80.9% 荷蘭人
2.4% 印度尼西亞人
2.4% 德國人
2.2% 土耳其人
2.0% 蘇利南人
1.9% 摩洛哥人
0.8% 荷屬安第列斯人和阿魯巴人
6.0%其他種族
語言
荷蘭語是荷蘭的官方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
是荷蘭、比利時、蘇利南和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官方語言。
在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的佛蘭德斯地區通用。
歐洲約有兩千四百萬人以荷蘭語為第一語言,
還有曾經被荷蘭統治了四個世紀的印度尼西亞也有日常的使用。
荷蘭語字母表由26或27個拉丁字母組成,除A至Z外,在Y後面有一個 IJ 。
荷蘭語有時用 IJ 代替Y。
荷蘭語與英語和德語接近,同屬西日耳曼語支。
荷蘭語是由古代低地德語諸方言演變而來,
最早的荷蘭語文獻可追溯到12世紀的佛蘭德斯。
當代荷蘭語是五種方言群體的集合:
中西部方言(包括南、北荷蘭省,烏德勒支,吉德蘭的大部和西蘭的島嶼等地區使用的方言),
東北方言(格羅寧根、德倫特、上埃塞爾和吉德蘭東部使用的方言),
中南部方言(北博拉班特及其周邊的林堡地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博拉班特和東弗蘭德斯),
西南部方言(西弗蘭德斯)和東南部方言(荷蘭的林堡地區大部和比利時的同名地區)。
東北方言通常被稱為薩克森方言,東南方言被稱為東部低地法蘭科方言,
其他的三個群體則被稱為西部低地法蘭科方言。
荷蘭的菲士蘭省的語言通常單獨列為一種語言:菲士蘭語。
南非荷蘭語是17世紀殖民者所說的荷蘭語的變種,
有相當數量的馬來、班圖諸語言的借詞和語法散布其中,
南非白人的祖先名為布爾人,其名稱的由來是來自荷蘭語中boer(農夫)這個單詞。
另外荷蘭的第一外語為英語,官方宣稱有95%-98%的人口能使用英語。
宗教
主條目:荷蘭宗教
荷蘭保障宗教自由。
現在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荷蘭是目前歐洲最世俗化的國家之一,
有一半左右的人不參加宗教活動(51.3%)。
荷蘭的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24.6%)和新教(10.8%)。
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地區,而基督新教(主要是荷蘭革新教會)則在北方。
然而,曾經在此流行一時的喀爾文教派卻在現在幾乎消失在荷蘭。
另外,伊斯蘭教由於穆斯林移民大增而達到全國人口的5%,成為荷蘭第三大宗教。
此外,荷蘭還有許多佛教、猶太教和印度教的信徒。
寬容的社會風氣
荷蘭以社會風氣寬容開放著稱。
通常,荷蘭的形象會與貿易、鬱金香、風車、木鞋、奶酪和白藍彩釉陶器等等相聯繫。
在2001年4月1日,荷蘭成為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在2002年4月1日,荷蘭又成為全球第一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
同時荷蘭在對待大麻等非致命毒品、性交易和墮胎的法律是在世界範圍內最為自由化的。
荷蘭是對移民較為寬容的國家,也有眾多荷蘭人移民外國。
城市化進程
荷蘭擁有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兩座國際標準的大都市,
另外還有為數眾多的中等規模城鎮,這些都是荷蘭高度城市化的明證。
文化
主條目:荷蘭藝術
荷蘭誕生過很多著名的畫家。
北方文藝復興時期就有早期尼德蘭畫派出現。
17世紀時,正值鼎盛的荷蘭共和國又出現了荷蘭黃金時代繪畫,
荷蘭出現了倫勃朗(Rembrandt van Rijn)、揚·弗美爾(Johannes Vermeer)、
揚·斯特恩(Jan Steen)和其他一些畫家。
19世紀和20世紀的畫家包括梵谷(Vincent van Gogh)和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an)。
而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亦是一位知名的圖形藝術家。
哲學和文學
荷蘭的哲學家包括伊拉斯謨和斯賓諾莎。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主要著作也完成於此。
在「黃金年代」,荷蘭的文學也曾十分繁榮,
產生了約斯特·范·登·馮德爾(Joost van den Vondel)
和彼得·孔奈路思·霍夫特(Pieter Corneliszoon Hooft)兩位著名作家。
二十世紀的主要作家包括哈里·穆里施(Harry Mulisch)、
楊·沃爾克斯(Jan Wolkers)、西蒙·費斯特代克(Simon Vestdijk)、
塞斯·諾特博姆(Cees Nooteboom)、赫拉德·雷夫(Gerard Reve)
和威廉·弗雷德里克·赫爾曼斯(Willem Frederik Hermans)。
《安妮日記》也是作於荷蘭。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0張照片.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共已上傳3441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大約有45篇文章.40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全站熱搜
離婚證人